所以这个优秀个人几乎没有例外会是村干,因为村干是带村民做事的人。
然而今年,大家都知道,在村干之外,也会出一个优秀个人奖。
那个人就是许承安!
许承安出现在会议室里就能说明这点,要知道往年这个会议的参与者通常只有镇政府的人和各乡屯的村干,他是唯一的例外。
上年许承安成了阳平镇的第二个万元户都还评不上优秀个人,因为当时富的只是他个人。
但是今年许承安带头种黑木耳,让黑土屯脱贫了,对村子的贡献极大,而且他还在自己厂里办了个培训中心,接待了接近两千位想当耳农的学员,把栽种黑木耳的技术悉心相授,还包吃包住,每批从培训中心出来的学员都对许承安赞不绝口,都夸这位许厂长教学耐心,不厌其烦,每顿饭还有肉吃。
这种贡献,已经不局限于自己村子了,阳平镇政府没理由不给他发优秀个人。
许承安和赵卫民一出现在会议室,很多来的早的村支书就都纷纷主动过去和他打招呼,这些都是山村的村干,下年也要种黑木耳,在培训中心得到过许承安培训和招待的,相处过一段时间,彼此都熟悉得很。
“许知青,好久不见了,上次我和我们的村民承蒙您的热情接待,村民们一直都念着您呢!”
“许知青,我们放牛沟的木耳种植园已经平整好,路也修好了,过得个把月就准备开始伐木!”
“许知青,我们龙潭村也一切准备就绪,等种春耳的时候,如果您有空,还请过来指导一下工作啊!”
“……”
会议室里绝大多数都是老熟人,因为阳平镇的山村多,不过也有些不在大山脚下的村屯,这些村支书和许承安就不太熟了,因为这些村屯没有集体林地,缺乏林木资源,学种黑木耳也没大用,镇政府也就没有组织这些村支书。
不过,他们对许承安都有所耳闻。
“那个就是黑土屯的万元户啊,听说今年就是他带着黑土屯种黑木耳!”
“没错,就是这位许知青,人家已经开了间黑木耳加工厂,现在都升级成厂长了!”
“对对对,那厂子就在镇尾路边,我每次来镇上都经过那,挺大的,和那些小作坊不一样!”
“这位许知青可真是个人物啊,上年成了万元户,今年就带全村人种黑木耳,听说他自己研究的技术还出了成果,春耳秋耳都丰收了,出耳运进城里市场一下子就能卖掉!”
“这木耳在市场上卖得那么贵,还这么抢手,要是能丰收不赚得盘满钵满的!”
“要不这样的话,镇政府能大力去推嘛!哎,可惜我们村没有集体林场,不然我也想带村民们种木耳!”
“……”